近日,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核准,由本事务所全程代理的“崇明甜芦粟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正式获得通过。这一成果不仅为崇明岛这一拥有近500年种植历史的特色农产品筑起了法律保护屏障,也标志着本事务所在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再添标杆案例。

据明正德年间《崇明县志》记载,“芦穄,汁如甘蔗、邑产最美”,崇明甜芦粟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。作为高粱的近缘品种,崇明甜芦粟因独特的自然禀赋而独具特色——崇明岛疏松的沙土、略带盐碱的土壤条件,配合水清气洁的生态环境,造就了其清甜多汁、松脆爽口的口感,正如民间流传的“盐碱地出好味”的农耕智慧。不同于普通甜芦粟,崇明产区的果实芯部常呈现暗红色或紫红色,成为其鲜明的品质标识。在种植方式上,当地农户沿用列阵式移栽传统,辅以农家肥生态培育,确保了产品的天然绿色属性。
“地理标志注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需要精准把握产品特色与法律规范的结合点。”本事务所项目负责人表示。自2024年初承接委托以来,团队组建了由知识产权资深律师和委托人专家组成的专项小组,严格依据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》展开工作。在前期筹备阶段,团队重点开展历史文献系统性梳理工作,从明清方志、民国农书到现代农业档案,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卷,提炼出“崇明甜芦粟”名称使用、品质特征的关键历史佐证;在材料筹备环节,协助申请人完成了产地范围划定、技术标准制定等核心工作,其中仅《崇明甜芦粟种植技术规范》就经过不下5次论证,最终形成符合国家要求的完整申请材料体系。
值得关注的是,针对地理标志注册中常见的“地域性”与“特异性”证明难点,本所创新采用“三维举证法”:通过历史文献(明清方志、民国农书)证明名称的持续性使用;通过土壤成分分析、气象数据对比建立自然因素影响模型;通过消费者盲测、市场认可度调查佐证产品声誉。这一策略为注册成功奠定了关键基础。
“崇明甜芦粟”地理标志的成功注册,将有效遏制市场上的仿冒行为,规范产业发展秩序。据测算,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溢价通常可达15%-30%,预计将带动当地种植户平均增收20%以上。目前,地理标志的落地将推动产业从“散户种植”向“标准化、品牌化”转型,未来有望延伸出甜芦粟汁、芦粟糖等深加工产品链条。
本事务所主任在总结此次经验时强调:“地理标志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,也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。我们将以此次成功为契机,持续为地方特色产业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,让更多‘土字号’农产品通过法律保护实现价值提升。”据悉,下一步本所探索建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体系,开展生产者培训,确保标志规范使用,真正实现“保护一个标志,带动一个产业,富裕一方百姓”的目标。